中宫可以做卧室吗?
可以! 中式建筑里还有一个叫“外寝”的建筑,专门供家人起居休息、存放个人物品用,相当于现在的卧室。 不过和现在一居室、两居室的户型不同,古代的“一室”可不只有30多平米,而是指一幢房子里唯一一个带窗子(或有通风设备)的房间——所有功能都是这个房间承担:睡觉、梳妆打扮、聊天、读书……
至于上厕所嘛,有马桶的时候就在马桶上解决吧;没有马桶的情况下,晚上临睡前到院子里的某个隐蔽角落解决大、小便问题。 白天就憋着呗,反正也很快。 古人可没我们这么多臭毛病! 至于厨房的话,明代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》里有详细记载:“凡起火烧饭,须是慢火炖透,不可焦了。
先烧滚水,后下米。候粥沸,用勺背搅之。候豆烂可食。若在木甑中蒸,候气透,取出。或切作块儿,薄蘸花椒盐吃。” 看明白了吗? 首先,要把水烧开;然后下米;然后用勺子背搅动,让米和水融合;等粥沸腾了,再用盖子盖住,直到煮熟煮透。
要是把大米放在锅里干烧啊,那就等着饭焦了吃吧。 做豆腐的人家会留着“豆腐脑”——就是新鲜的、带浆的豆腐脑,作为早餐食用。 做法是把豆腐脑用细筛过滤一遍,加水调成糊状,放到锅里文火焙干,用碟子盛出,淋上香油便可食用。
如果早上起得早,还可以吃到刚出锅的热油条哦~~ 古书上关于中宫、内室和其他房间的关系描写非常多,我摘抄一段清代袁枚写的《随园食单·粥品》: “煮粥之法:先用冷水煮粥,如水渐浓,火力渐壮,又添开水。如此一增一减,至锅水中浮沫全部消失,粥亦煮好了。
如用热水煮粥,粥熟则无热气矣。余尝谓:煮粥勿使水枯。火大力猛,则汤足而粥化。火候不到,则水泡多而粥硬。惟文火绵绵,汤液充足,则软熟可口。 其粥底之精华,可作羹汤。或留待晚上,用鸡汤、肉汤代水煮粥,则是承平佳味,绝胜鲜鱼、虾、禽、蛋。” 我再补充一句,这位袁大人还非常推崇隔夜粥呢! 他说:“隔夜的粥不要倒掉,加上开水重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