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园春雪适合挂客厅吗?
主席诗词“沁园春雪”气势恢宏,书法作品也笔力雄健,大气端庄,适合在客厅或会议室悬挂。
“沁园春·雪”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。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。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。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,领导全党和红军采取了一系列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措施。1936年1月,毛泽东亲自统率河西走廊抗日先遣队,同彭德怀、徐向前、聂荣臻等率领的红军主力,分路出征,东渡黄河,准备同东进的主力红军会合,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。2月,毛泽东率部队巡视陕北。途经清涧县袁家沟时,一场大雪让他诗兴大发,填下《沁园春·雪》一词,以抒胸臆。但由于战争环境和当时条件,这首词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重庆正式发表,因此也成了领袖诗作的“压卷之作”。
上阙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,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。
“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。”首句,开篇破题,北国风光,即北方的风光。北国系我国古代对我国北部地区的称谓。唐杜甫《北征》诗:“北国虽夸务光子,东都尚有颜含儿。”词中指我国以北长城以南的地区说的。千里冰封,是说北方的冰封地带千里一片。形容严冬霜雪纷飞之景。万里雪飘,万里,形容范围之广大。飘,随风飞舞的样子,这里指雪花之景。词首三句,短短十二字,便以雄壮的大笔触、奔放的豪情,纵横千万里,为我们勾画出一幅气象阔大而又壮丽迷人的北国雪景图,为全篇的议论、抒情作好铺垫,也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畅游北国风光的艺术洞天。
……
此词一直是我国古今各类词谱中众口称赞的杰作,也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。作者以“北国风光”起笔,以长江黄河作过渡,而以“大河上下”的“山舞银蛇”、“原驰蜡象”作烘托,突出看“须晴日,红装素裹”的总的印象。上片描风景,下片评古人,都只选取几个典型事物,笔墨极为精简。但写来却是大处落墨,有包举宇内的气象。全篇语言虽有新有旧,但一新旧熔铸,不落痕迹,既不晦涩难懂,又不落陈套俗气,堪称是熔凝练、明快、蕴藉、丰富于一炉的佳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