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生间为什么叫洗手间?
“洗手间”这三个字,是民国以后才有的。 在清末民初的时候,人们把卫生间叫做“更衣室”或“更衣处”,而厕所则统称“茅厕”、“粪坑”、“厕所”等。 后来因为西方文化与技术的传入,一些洋货进入了我们的生活,比如自行车、汽车、电灯、电话等等,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马桶(抽水马桶)。但我国传统观念中又认为大小便都是污秽的,不能沾染身上。于是,一种新事物出现了——“洗手间”。
1920年,上海开始修建下水道,为了防止异味散发,人们在下水道外设了一座座砖砌的“水门汀”(即现在的瓷砖)拱顶的垃圾间——这就是“洗手间”的雏形。
到了30年代,日伪统治时期,为了美化“大东亚帝国“,日本人在东北大力推广建设“洗手间”。
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,那时候的洗手间分男女,有男厕女厕之分,这跟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现象是一致的。
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观念的开放,现在“男厕女厕“的说法已不再被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