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有地板吗?

杭琪杭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唐(公元618年~907年)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,这个王朝拥有鼎盛时期——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。在文学、艺术、科技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。 但唐朝的建筑工程方面却没什么存在感。这主要是因为唐朝没有大规模用砖石建筑城堡宫殿,而是沿袭了汉魏南北朝的旧制,多建土木结构房子。

但是,这不是说唐朝没有发达的建筑技术。实际上,唐朝的建筑师们在当时世界上率先发明了一种新式建筑材料——“纸筋石灰砂浆”! 这种材料由纸筋、石灰和水搅拌而成,可以用来砌墙也可以用来抹灰。它具有保温、隔音、防潮等功能,而且在建筑外表立面上可以做各种装饰线条,使建筑物富丽堂皇。

到了晚唐时期,建筑师们又在“纸筋石灰砂浆”里掺上彩色陶粒,使其变成一种带有纹理效果的内墙壁材。这样,房间内的墙面就可以做成凹凸不平的样子,再在上面绘制彩画,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风格。

除了内墙外,外墙也可以用这种材料来做。在外墙上做成的装饰构件叫“裙板”,裙板上还可以雕刻精美的图案,或是书写诗句。这些都是唐宋时期中国建筑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。

幸凌婧幸凌婧优质答主

古代建筑是木结构体系,有柱子,有大梁,木地板是不必要也不可能有的。因为木结构体系,地板会把柱子遮起来,也把斗拱、梁架、檩子遮了一半,屋顶的瓦也会看不清楚。这样就把木结构体系的特点,建筑的美遮住了。

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,像我们一般讲的宫殿、寺庙、宅第等大木作的建筑,都是所谓架屋升堂,都是明柱、明梁、明天花板。也就是说,柱子要像树林一样立着,梁架、斗拱、椽子,甚至屋面上的黑瓦都是暴露的,是可以看得到的,是所谓大实大虚。实的地方就是有柱子,虚的地方就是各个柱子之间的空间,这是中国建筑的突出特点。所以我们讲到的宫殿、庙宇,或者高级的邸宅是没有地板的。但是一般的民居讲究“灰棚”做法,就是全木装修。

宫殿、庙宇、高级邸宅,都是砖到顶的墙,叫“糙土墙”。墙脚用大砖砌出“糙石”,上部是细泥抹灰,所以叫做“素面墙”。在素面墙上开出门窗洞口,洞口上面作“横披”。横披下部可以透光的地方是窗,不能透光的是门。所有门窗都是实木的,并漆得五彩辉煌,在门窗的横披下面,根据建筑结构需要,可以有硬山或悬山,“硬山就是有两面坡,但是屋脊延伸到山墙处,山墙上没有出檐。悬山则不然,屋脊没有延伸到山墙处,山墙出檐。”

在山墙的中部,有类似廊柱的木制通柱,叫通柱。两根通柱间是一个很大的空间。按照结构需要,可以在两根通柱上搭一根横木,叫枋。在枋上搭一排长椽,这排长椽向内挑出,把椽头上用木条或苇箔编的苫背和青灰压过的屋面挑出来,形成悬山。悬山之下,相当于廊子的地方叫楣子间。

古代的建筑大殿和庑殿、厅堂、殿屋都是这样的做法。楣子间之下,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叫天花板。天花板离地有三四米高,下面是一个全木装修的空间。地板在全木装修以内,全木装修外都没有地板。全装修外是通柱,通柱之间是楣子间,楣子间上是悬山,悬山下是天花板,天花板之下是全装修。全装修包括地板,地板上铺地毯或地衣。在全装修之内,木柱改为方木,叫方柱。方柱上还可以搭枋和椽,在椽上还可以做天花板。全装修里面可以挂画、挂帐子或幔子。这些全装修的建筑一般是民居或小一些的殿堂。

现在我们讲的殿阁、居室有地板吗?在装修之内有。如北京四合院里面的北房、倒座或厢房,在方柱之间都用木装修把全空间封闭起来。全木装修地面有木地板。全装修的建筑等级低一点,用的木头也差一点。它的柱子不用圆材,而用方材。方柱上可以有枋和椽,上面也有天花板。方柱之间和天花板之间是全木装修的空间,全木装修内有地板,是所谓“灰棚”做法。北京及华北地区,甚至北方地区,民居是“灰棚”做法。“灰”字从土,“棚”是在全木装修的空间棚起来的。“灰棚”是在全装修的地面到天花板之间全用木装修,甚至包括门窗都是木装修。如窗户上糊窗纸,上面用横披和吊棚。全装修内用木地板,再铺地衣和地毯,这些建筑一般是民居或小一点的殿堂。

我们讲了大式建筑都没有地板。小式建筑和民居住宅是有木装修和灰棚的,木装修和灰棚有木地板,还有木床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