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墅库房放什么?
首先,别墅的“墅”字的意思是:指民居。即老百姓居住的地方。 《礼记·檀弓下》有言:“天子之制,宫室重楼重叠,左右修辟,三百步。”注曰:“凡宫室之制,务从俭约,不必崇宏也。”明人沈榜在《宛署杂记》中亦载有北京地区的民间住宅规制:“民屋,惟东、西、北三面墙垣,仅前后各三间五架而已,高不过六七尺,堂室分前后,后堂较高,乃住居处。前堂卑矮者,此正殿也;前堂高大者,此祖堂也。”“每座房舍,四周围墙,高可三四丈,房顶铺以苇席,墙内四周设置炕床,中空作为过道。……每座房屋仅前后两进,共三间两层。”在古代,即便是一般的老百姓,家里也是有两层的小洋楼了。
其次,古代汉语中的“第”字是指同一辈中排行的次序。如《论语·微子》中有言:“子路从而后,遇丈人,以杖荷蓧。”又如唐张九龄《感遇十二首》之七:“人生知止足,其唯贤达人。”这里的“第”都是“顺序”的意思。而现代汉语中的“第”字则是“递升”“递增”的代名词。这两个意思没关联。但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一个共同的词——“第二”表示的却是这个意思——排在后面的第一个。所以,如果一定要用现代汉语解释古汉语中的“第”字的话,那么也只能解释为“第二”。
由上可知,古人所说的“栋宇”其实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房子。只不过比较起高楼大厦来,它的面积要小一些,而且没有电梯。所以古人说“吾宅幽偏,无车辙马迹”,是说我的家地处偏僻,没有行人的足迹。而我们现在说“我的宅子很僻静”则是指这地方没有人烟的意思。 “庭除”也叫“墀”(chí),指的是院子里的地面。